中节能西安公司强化“两提升一保障”标本兼治根除隐患

来源: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:2023-02-27

随着双重预防机制的不断成熟和本质安全建设进程加速,隐患排查治理已不仅仅局限于问题表象,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攻关和“三化”(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)转型,大力推进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,已成为标本兼治根除隐患的重要方法。2022年7月,集团公司党委常委、副总经理胡乃民,安全总监、安环部主任关霖赴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国环保)所属中节能(西安)环保能源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节能西安公司)调研,指出了“运行人员频繁进入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渗沥液沟道间进行气体检测”这一重大隐患,要求中国环保予以彻底整治。中节能西安公司立足“两个根本”,多措并举开展了系统性整治,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,形成了“两提升一保障”好经验好做法。

第一个提升,即实施自动化信息化改造,提升数智化水平。原有的人工检测气体浓度方式,使得运行人员高频次暴露在危险环境中,存在较大安全风险。西安公司对渗沥液收集系统安全风险进行了深入辨识评估,并大力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改造:一是在沟道间两侧加装防爆摄像头,将信号实施传输至中控室大屏,可实时远程观察廊道内液位。二是在渗沥液沟道间布设6台甲烷探测器和6台硫化氢探测仪,并将信号实时传送至中央控制室,实现了远程在线监测、报警和远程操作。数智化改造的实施,从根本上杜绝了人员频繁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重大隐患,极大提高了安全风险监测能力。

图1-图2.现场的硫化氢检测仪探头和中控室监控画面

第二个“提升”,即优化运行方式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。西安公司聚焦源头治理,提出了合理控制渗沥液产量,进而从本质上降低有毒有害气体产量的降风险对策。一是减少随车渗沥液量。积极协调地方主管部门加强对生活垃圾运输车管控,使随车渗沥液量减少6%,从而减少有毒有害气体产生量。二是提高垃圾池渗沥液转移效率。制定定期清理工作计划,加强垃圾池门前沟清理,防止沟道间篦子堵塞造成渗沥液聚积;同时增加渗沥液导流泵,提高垃圾池渗沥液的转移效率,减少渗沥液在沟道间内的储存量和停留时间,从而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。这两项措施显著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的总量和浓度,降低了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,环境的总体危险性显著下降。

图3.调控垃圾运输车随车渗沥液量

“一保障”是指加强制度措施保障,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。隐患排查治理要坚持标本兼治。消除隐患是表面,形成制度机制是关键。在完成“两提升”的基础上,西安公司将渗沥液沟道间纳入“三个清单”(重点防火部位清单、需锁闭的高风险区域清单和受限空间清单),通过配套的“三个清单”管理制度进行管控。制定篦子堵塞疏通方案和操作规程,严格执行高风险作业审批制度,对作业流程进行全过程管控。制定完善渗沥液收集系统关键设备的定期巡检和保养制度,加强日常巡查和设备保养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。  

图4-图5.制定作业规程、加强日常巡检

中节能西安公司积极作为,标本兼治、源头治理,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提升数智化水平,通过优化运行方式提升本质安全水平,从根本上人员频繁进入危险环境的风险,形成了“两提升一保障”隐患排查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。

2022年下半年以来,中国环保举一反三、系统推进,对公司所属34家垃圾处理厂渗沥液沟道间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。截至2023年2月,已全部完成整改,真正到做了“一地有隐患、全国受警示”。下一步中国环保将持续推进源头治理、系统治理,大力推进“机械化减人,自动化换人,智能化无人,信息化管人”,促进本质安全再出新成效。